走进大师,重温经典
——与台湾“新闻学教父”郑贞铭教授共话人生智慧
(大学生记者吕立云)9月24日下午两点半,tyc1286太阳成集团迎来了一位新的客座教授,他就是中国文化大学著名教授、被称为“台湾新闻学教父”的郑贞铭先生。这位头发花白但却精神矍铄的耄耋老者于艺媒楼1104举行了一场撼动新闻学子心灵的讲座——《大师的智慧》。讲座由副院长张梅珍教授主持,学院党委书记邬海峰副教授为郑教授颁发客座教授证书,新闻传播系部分教师和近百名学生参加。
“中国文化大学新闻系主任、台湾新闻研究所所长、台湾社会科学院院长……”,很难想象,在这些种类繁多的盛名之下,是一位脖子上戴着老花镜、左胸口别着签字笔,身材略显瘦削的老先生。“为什么有的人行为平庸?因为思想苍白,因为读书太少!”讲座的一开始,郑贞铭教授就掷地有声的抛出了这句话,“我决定写一百位一百年来两岸的大师,为青年人点灯、引路。”于是郑贞铭教授花费了三年时间,与中国人民大学年仅23岁的研究生丁士轩一起完成了《百年大师》这部著作。
何谓大师?何谓智慧?郑贞铭教授给出了自己的答案,“所谓智慧,即是人文精神与人文关怀;所谓大师,‘利己’与‘利人’不同而已。”在两个多小时的讲座中,郑教授对于蔡元培、钱穆、梁启超等多位著名的近现代大师可谓是如数家珍。“《百年大师》这本书中写一位大师的篇幅只有四千字,但是看的材料四十万字都不止”,谈到创作过程中的艰辛,郑教授表示左眼斑驳看不清字不是最大的苦,更重要的是心智的苦,“一百个人的生命历程是一百种感动”。在谈到自己的恩师王云五时,郑教授说“真是奇迹一般的人物”;在说到著名音乐家刘半农时,郑教授又感叹道“大师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,幽默”;面对徐志摩自由、美和爱的三大信仰,郑教授表示“有了解、关怀、包容、责任才有爱”;对于《城南旧事》的作者林海音,郑教授抓住最后的几分钟强调到“这个不讲太可惜了!”
左宗棠曾说过,“一个人要发善的愿,往高处立,向宽处行。”郑贞铭教授表示这也是他最喜欢的十二个字。在讲座的末尾,郑教授叮嘱老师们“小小的教室是大大的世界”,他认为教育最高的责任就是给人以幸福的人生。同时,还寄语学生们“大大的世界就是小小的教室”,他希望学生们要有世界观、宇宙观。对于郑教授的这两句寄语,张梅珍副院长由衷的感叹道“:整场讲座历史人文气息浓厚,对于年轻后辈的殷殷关切溢于言表。”
讲座结束后,现场还举行了郑贞铭教授《百年大师》的签售会。